海南省文昌中学欢迎您!

校史掌故——一个冠军换来一座体育馆

编辑 :办公室 来源 :文昌中学 发布时间 :2008年01月26日

一个冠军换来一座体育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昌中学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的5万元拔款,建起了海南岛上第一座体育馆,很是引人注目。这座体育馆的诞生,是因为文昌中学男子排球队获得了1964年的全国少年排球赛冠军,为文昌赢得了与台山县并称排球之乡的美名,广

一个冠军换来一座体育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昌中学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的5万元拔款,建起了海南岛上第一座体育馆,很是引人注目。这座体育馆的诞生,是因为文昌中学男子排球队获得了1964年的全国少年排球赛冠军,为文昌赢得了与台山县并称“排球之乡”的美名,广东省政府嘉奖5万元用于兴建体育馆。

        获得一次全国少年排球赛冠军,就能得到一座体育馆,这样的好事现在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5万元建成一座体育馆

        1964年是文昌中学师生们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在北戴河,文昌中学男子排球队技压群雄,问鼎当年全国少年男排赛的冠军。这已经是文昌中学队第二次获此殊荣了,在当时的广东省内,也只有文昌中学获得了两次全国冠军。可以说,当时的文昌中学男排在全国已小有名气。更令文昌中学师生喜出望外的是,广东省政府为了表彰文昌中学排球队,居然拔款5万元,要在文昌中学内修建一座体育馆。

        现已退休的文昌中学校长潘正结回忆说:“5万元在当时不算是小数目,如果省着点花,基本够建一座体育馆。”当时海南岛,即便是海口市也还没有一座体育馆,文昌中学要建的这座体育馆是岛内第一座体育馆。

       1964年下半年,由曾留学日本的文昌籍工程师黄白锐先生设计的文昌中学体育馆开始建设。为了能够节约建设成本,学校发动师生参加义务劳动,用课余时间打石头,挑沙子,师生们干得热火朝天。当年读高中的符致奋老师经历了这场劳动。他说:“我们徒步到两三公里外的小溪里捞沙子挑回学校,的确非常辛苦。由于要长时间站在小溪里,不少同学感到关节痛,脚上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不过没有人叫苦叫累。因为大家都盼着这座体育馆早点建成。”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浇灌柱子和大梁用的每一条钢筋,都由师生们在沙堆里来回拉擦得白亮亮的;每一块石子都是师生们用锤子敲成统一的大小;每一铲沙子也都由师生们用网筛筛得没有一点杂质。

       经过建筑工人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海南岛上第一座体育馆当年便竣工投入使用,虽然它是三面围墙“围成”的,但全校的师生仍然为之欢呼雀跃,他们终于育有了自己的体育馆。

40年里大修过三次

      文昌中学体育馆在建成后的40多年里,经受了两次强台风的“洗礼”,好在它都“挺”了过来。1973年登陆琼海嘉积镇的18级台风,超级飓风掀翻了体育馆的顶棚,把9万块瓦全部刮走。在狂风中,体育馆看上去摇摇欲坠。风暴过后,校方向广东省政府打报告,请求拨款修复体育馆。广东省政府同意了校方的请求,很快便拨了5万元的修复款。校方除了将顶棚“复原”外,还将靠近后台的那面墙也砌了起来让体育馆又恢复了生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馆。

        海南建省后,省政府曾拨款30万元,装修和改造文昌中学体育馆。学校用这些资金将体育馆的土场地全部改成木质地板。这次改造让文昌中学体育馆上了一个档次。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文昌,又使体育馆伤痕累累。省政府再次拨款30万修复体育馆,这次的修复使年满“40岁”的体育馆再次焕发了青春。

见证排球之乡的辉煌

        现任北京女排主教练的林榆廷是地道的文昌人。20世纪60代中后期,他就是在文昌体育馆苦练排球技术,最终成为我国一代排球名将。其实,像林廷榆这样从文中体育馆走出去的排球名将还有很多,像1970年为广东队夺取全运会男排冠的几位文昌籍球员,他们的排球生涯都是从这个简陋的体育馆开始的。

        文昌中学体育馆为文昌打响“排球之乡”的名声,立下了汗马功劳。几百名排球选手先后从这里走向全国。1998年,这座体育馆还承办了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现在文昌中学排球队和文昌市体校排球队还在文昌中学的体育馆里训练、比赛。多年来,文昌中学男排多次获得省内中学生排球赛冠军,连续六次夺得全国中学生排球赛冠军,1996年还曾经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世界中学生学生排球锦标赛获得第五名。2007年文昌中学排球队更是战果辉煌:7月男子排球队荣获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并获得“道德风尚奖”,8月代表国家出征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亚洲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勇夺季军;10月,女排男排分别夺得2007年“金龙鱼杯”全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冠军和季军;12月,男女排球队双双荣获2007年海南省中学生排球赛冠军。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顶一下
( )
踩一下
( )
上一篇:
下一篇: